5月22日,從農六師五家渠市農業(yè)局獲悉,師市始終堅持以農業(yè)結構調整為主線,自去年起全面實施糧、棉、特色作物種植面積各三分之一的結構調整思路,打破了棉花“一枝獨秀”的種植格局,提前一年實現了三個三分之一的作物結構調整目標。
近年來,師市堅持深化農業(yè)和團場改革,全方位推行生產費用全額自理,擴大職工經營自主權,確保職工增收,團場增效。在此過程中,師市進一步加大農業(yè)結構調整的力度,在14個農牧團場實施糧、棉、特色作物種植面積三個三分之一規(guī)劃,以徹底打破作物種植結構單一的格局,并從2007年開始逐年壓縮棉花種植面積,增加番茄、葡萄、糧食等種植面積,提高農業(yè)整體效益。
今年,師市堅持以水定地,堅決退出低產棉田,一次性壓縮棉花種植面積40萬畝,同比減少44%;糧食面積增加21萬畝,同比增長44%;番茄、果蔬等特色作物面積增加20萬畝,同比增長49%。全師種植糧食作物68萬畝,棉花作物60萬畝,特色作物60萬畝。
為了達到更適宜機械化作業(yè),規(guī)模經營的目的,各團場都積極引導職工堅持“五統(tǒng)一”種植標準,全面推行十大主體栽培技術和六大精準農業(yè)技術,千方百計提高關鍵技術措施的到位率和時效性。各農業(yè)連隊領導走家串戶,廣泛征求職工對作物種植的意見,在統(tǒng)一思想認識的基礎上,采取歸類、劃片、調整地塊、集中連片的辦法,根據職工的意愿將同一種作物劃分在同一塊條田里種植,從源頭上消除了“花花田”,有利于機械化作業(yè),實現規(guī)?;洜I。
如果說結構調整使得師市農業(yè)種植格局更加科學化、規(guī)范化,訂單農業(yè)則加速了農業(yè)結構調整進程。在科學增加番茄、土豆、蔬菜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過程中,師市堅持走種植基地+加工企業(yè)之路,大中型團場今年都相繼投資興建了番茄、土豆、蔬菜等涉農加工企業(yè),讓職工放心種植,保險經營。(李天星)
發(fā)表于 @ 2009年06月05日 11:55:00 |點擊數()